外观
目力观察。
各部分相互作用
目力观察和手动试验。
各部分相对位置
目力观察或用2级塞尺进行比较检定。
标尺标记的宽度和宽度差
用工具显微镜或读数显微镜检定。主标尺、游标尺、圆标尺的标记至少各抽检三条。标记宽度差以受检标记中最大与最小宽度之差确定。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进行比较检定。
测量面的平面度
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用0级刀口形直尺,深度卡尺的平面度用 1级刀口形直尺以光隙法检定。深度卡尺检定时先将基准面置于1级平板上,移动尺身使测量面与平板接触,紧固螺钉使基准面和测量面处在同一平面。
检定时,分别在外量爪测量面、基准面与测量面的长边、短边和对角线位置上进行
(见图9)。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的间隙情况确定。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部位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方位两端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
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
基本尺寸用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在其它
任意方向检定时,测得值与基本尺寸之差应不超过表4规定的上偏差。
平行度用外径千分尺在内量爪距外端2 mm处开始检定,以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之差确定。
刀口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
先将 1块尺寸为10 mm的3等或6等量块的长边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量爪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用测力为 (6一7) N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尺寸偏差以测得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在其它任意方向检定时,测得值与量块尺寸之差应不超过表5规定的上偏差。
平行度用外径千分尺沿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刀口内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之差确定。
零值误差
移动尺框,使游标卡尺或带表卡尺量爪两外测量面接触。对于深度游标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平板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必要时,用工具显微镜检定。
示值变动性
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使电子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量爪两外测量面接触;对于电子数显深度卡尺,将基准面与平板接触,移动尺身,使测量面与平板接触。重复测量10次并读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
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 1h内显示值的变化不超过规定值。
示值误差
用 3级或6等量块检定。受检点的分布:对于测量范围在300 mm内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如 (0一300) mm的卡尺,其受检点为101.30, 201.60, 291.90 mm或101.20, 201.50, 291.80 mm;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 mm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点,如 (0一500) mm的卡尺,其受检点为80, 161.30,240,321.60, 400, 491.90 mm或80, 161.20, 240, 321.50, 400, 491.80 mm。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受检点
位 。
对于图 1至图6结构形式的卡尺,检定时每一受检点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检定,量块工作面的长边和卡尺测量面长边应垂直,如图10所示。
对于测量范围大于1 000 mm的卡尺,检定时卡尺支放状态分为量爪平检和立检两种。平检:第一支点在主标尺零标记外侧 50 mm以内,第二支点在尺框内侧100 mm以内,第三支点在测量上限标记外侧50 mm以内。立检:用上述第一、二支点,当尾部发生偏重时可在第三支点处加辅助支撑。所用三个支点应等高,见图11。
对于图7和图8结构形式的深度卡尺,检定时按受检尺寸依次将两组同一尺寸的量块平行放置在1级平板上,使基准面的长边和量块工作面的长边方向垂直接触,再移动尺身,使其测量面和平板接触。检定时,量块应分别置于基准面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检定 ,见图 12。
示值误差的检定应在螺钉紧固和松开两种状态下进行。无论尺框紧固与否,卡尺的测量面和基准面与量块表面接触应能正常滑动。接触时,有微动装置的应使用微动装置。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刀口外量爪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同上。检定时,量块处于刀口外量爪的中间位置。
对于带有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检定时。用两块尺寸为20 mm的量块置于1级平板上,使尺身测量面与量块接触,伸出测量杆测量面与平板接触,然后在尺身上读数。该点示值误差应不超过规定值。
检定结果的处理
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发给检定证书;不符合的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洛项目。
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可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本文关键词:苏州游标卡尺校准 苏州游标卡尺效验 苏州游标卡尺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