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酱菜园》搬进展览馆 隐喻食品安全主题
近日,在济南园博园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界?尚――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上,一套由120个山东博山大陶缸组成的陶艺装置艺术作品《潘家酱菜园》以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而作品所隐喻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食品安全等内涵也成为一个受到业界人士关注的话题。
《潘家酱菜园》由高1米、口径90公分的山东农村酱菜缸为原型,手书西周至近代酱菜记载文献,着“潘家酱菜园”印章,覆农村酱缸草盖。酱菜缸所代表的传统饮食与制造工艺,瓜果时蔬、腌渍作料皆取用自然,它们代表了一种绿色健康的饮食方式,也包含国人的口味标准,成为一种朴素而自然的饮食文化。当下,虽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西餐、速食不断融入生活,但是沉淀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仍在无声无形地发挥作用。据创作者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介绍,《潘家酱菜园》的创作灵感来自祖父家传酱菜作坊的记忆,作者是在布满大缸的酱菜园中渡过了童年生活,对陶缸与酱菜有深刻的体味。对于作者来说,酱菜缸承载着数千年生活的味道,沉淀发酵着文化的味道、生活的滋味。也因此,他在创作中以潘家酱菜园为例,还原民间作坊陈设,表现陶制大缸群体形态,着意以朴素的情怀呈现乡土生活原貌,记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集体记忆,并有寓意地表现酱菜缸这一与中国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陶器内含的精神和价值。
120口陶缸具有恢宏体量,同时缸缸不同。缸体上烙刻从《诗经》到近代的酱菜文献记载,采用雕版宋体、草书与童体的汉字艺术表现形式,故错落有序、内容各异,是传统文化味与道、器与道哲理的思考和表达。《论语雍也》中孔子曾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称之为“贤”。事实上,这种“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的智慧正与酱菜文化一脉相通。一口朴实腌酱菜的大缸,丰收时腌渍储备,荒寒时取用品味,勤俭自持,因为朴素的生活中追求的是更高的真谛,这也是陶缸虽朴实,却深深融入生活的缘故。酱菜缸作为百姓家庭日用之器,联系着自然生态之瓜果时蔬和人们的饮食生活,在自然的节奏和人们的劳作创造中,演绎着一个族群千百年不变的生活方式。
潘鲁生在设计教育家的身份之外,他更是一个善于把握民间文化精髓的民艺学者,他明白,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审美的取向、情感的慰藉等等,就包含在这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生活的细节里,艺术地呈现这一涌动不息的血脉,在当下具有新的现实的意义。《潘家酱菜园》提示人们,“全球化”环境)对民族生活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冲击、洋为中用的简单方式何等程度上导致传统文脉的流失,或者更为具体的说,西餐速食是否真的适合中国人的基因体质,如何来构筑适合中国人的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苏州仪器校准检测),这些正是作品留下的艺术醒悟和思考。